《天津中医药》
一、典籍摘要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味辛,平。主水张疝瘕痹,熨除痈肿,杀鬼精物。”
2.《长沙药解》黄元御:“味苦、辛、酸,入足太阳膀胱经。专泻水饮,善消肿胀。”
3.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通大小肠,泻蛊毒,爝肿毒,敷恶疮。”
4.《本草纲目》:“其性下行,专于行水,与大戟、甘遂盖异性而同功。”
5.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:“味辛、酸,平,有毒。主治水胀疝瘕痹,熨除痈肿,杀鬼精物。治胸中邪气,水肿,痿痹,腹满洪直,疏五脏,散水气。如人形者,有神。”
6.《饮片新参》王一仁:“性味苦寒。逐积水,消胀满,通大小便。”
7.《本草崇原》:“气味辛平,有毒。主治水肿,疝瘕,痹熨,除痈肿,杀鬼精物。”
8.《药性歌括四百味》:“商陆辛苦,赤白各异。赤者消风,白利水气。(一名樟析。)”
苦寒。
9.《名医别录》:“味酸,有毒。主治胸中邪气,水肿,痿痹,腹满洪直,疏五脏,散水气。”
10.《本草备要》:“大通,行水苦、寒,有毒(诸家辛、酸,李时珍苦,寒)。沉阴下行,与大戟、甘遂同功。疗水肿胀满、瘕疝痈肿。喉痹不通,(薄切醋炒,涂喉中良),湿热也病。泻蛊毒,敷恶疮。
11.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味辛、酸,平,有毒。主治水胀疝瘕痹,熨除痈肿,杀鬼精物。治胸中邪气,水肿,痿痹,腹满洪直,疏五脏,散水气。”
12.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:“有毒,忌铁器,捣敷石疽,消尿哽,通二便,疏泄水肿,有排山倒岳之力。腰腹背忌敷贴。”
13.《冯氏锦囊秘录》 :味辛,性平,有大毒。入脾行水,有排山倒岳之势。胃弱者禁之,赤者捣烂入麝,贴脐即能利小便消肿,若脾虚误用,消后复作不可救矣。
商陆,其性下行,通大小肠肿满,便不利者殊功,痃癖如石者亦效。白根可用,赤者杀人,白专利水,赤惟贴肿,并臻奇功。
14.《药笼小品》:沉阴下行,逐水退肿胀(肿属脾,胀属肝)。
肿胀因脾虚者多,若误用甘遂、大戟、商陆等药,虽取快一时,未几再作,决不能救。
15.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李中梓:味酸辛,性寒有毒,入脾、膀胱、小肠三经。主水胀蛊毒,疝瘕痈肿恶疮,坠胎孕。
商陆专主逐水,与大戟相似,夫水之为病,由于膀胱、小肠不利,而脾家之所深恶者也,故咸入之。
二、现代研究
1.成分:主含商陆皂苷甲、商陆皂苷辛、商陆苷A~N、美商陆皂苷元、商陆苷元等;尚含甾醇、萜类及多糖等。商陆皂苷甲是本品的毒性成分,也是有效成分。《中国药典》规定:含商陆皂苷甲不得少于0.15%,醋商陆不得少于0.20%。
2.作用:本品有泻下、利尿、抗肾损伤、抗炎、祛痰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上一篇:青岛六医李卫教授获评“青岛市中医药名家”
下一篇:没有了